作者: 來源: 日期:2018-09-25 15:51:54
弘揚高尚師德,潛心立德樹人
歷史組 張雷
我叫張雷,是一名老師,一名歷史老師,也是一個初中班主任。
我從事歷史教育的時間挺短的,但我接觸歷史的時間蠻久。歷史這個行業,它不是語文的詩詞歌賦、曠世才情,不是數學的思維體操、嚴謹優雅,也不是英語的人文交流,放眼全球。它是真實,是過去,是冷冰冰的文書、文物,也是熱騰騰的人物和故事。
來學校時間也不長,但我得承認,和大家一樣,奉獻了自己的很多的第一次。第一次上大班課,第一次教多個班,第一次表揚學生,也第一次被學生怪罪。我曾想,能有什么給我的孩子們呢?淵博的學識嗎?與老教師相比還真不好意思夸這個海口;高尚的情操嗎?拿出去說誰比誰道德水準高仿佛也不太合適。給什么呢,摸索著看吧。年輕嘛,一開始總是不太注意控制自己的感情,也沒法控制自己的感情。但因為真性情,所以得到了一部分孩子的喜歡,因為樂于傾聽,也愿意給他們出主意,所以僥幸得到更多孩子的喜歡。
有人說,沒有能力的人溫柔一文不值,但我想,能溫柔以待世界的人,早已有了無可替代的能力。我從來不認為自己特別重要,因為我知道他們的一生有太多老師,也不奢求自己的三年能讓每一位學生都大徹大悟。畢竟發生了,才叫歷史,而歷史,只有后人才能評述。或許年輕的心,依舊會躁動、會張揚,會不那么安分守己。但我永遠記得,從一環路到百草路看望孩子們時,我們抱在一起,哭成一團,也記得溫江校區,正在教的孩子們無論距離多遠,都響著此起彼伏的“雷哥;教過的孩子三五成群地到我辦公室聊天嘮嗑,蹭吃蹭喝。原來老師當的怎么樣,學生真的,心里有桿秤。
10年,20年之后,他們早已忘記我們講過什么,但我希望他們能知道我們是什么。從2016級的5班、8班、12班、24班到2017級的4班、5班、12班、18班、19班、20班,一個個班級的輪換,一張張面孔的展現,變的是知識的講述,不變的是對孩子次次提高與進步的期待,不變的是對教育日益虔誠和敬畏的初心。慢慢的,我沉醉于楊靜老師、吳紹敏老師帶班的愛意濃濃、關心滿滿;欽佩著張利君老師、李霞老師治班的剛柔并濟,寬嚴有度;欣賞著徐波老師,袁勇老師管班的格局智慧、俊逸灑脫。他們所做的是我信奉和夢想的教育,優秀的他們是我前行的榜樣,他們的優秀更是我們前行的方向。不,還有,還有那么多我認識的或暫時還不認識的優秀的在座各位。
我姑且認為這就是教育,但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,教育特別講究情懷。什么是情懷,我不知道,但其實它看不見,摸不著,沒法吃,也不能用。曾經一度有學生氣得我懷疑的師生之間的紐帶何在,別人優秀了,成才了,照樣不記得你是誰,但你做稍微錯了,他卻記恨你一輩子。后來,當我看到有學生為了給老師過教師節,延遲了大學報到時間,看到同事曾經的學生從高中成群結隊下來在教師節送祝福,兩層樓的距離而已,分別時卻仍舊依依不舍時,我才發現,教給的知識會遺忘,留下的真心才最長久。這或許就是情懷,這或許就是師德。人心都是肉長的,感動感化了孩子,那種一畢業就刪掉所有聯系方式的學生,一畢業就揚言報復老師的學生,還會有那么多嗎?
于是,我收獲了我很多的第一次。第一次進班時全體掌聲,第一次學生加我QQ、微信,第一次學生向我傾訴情感困擾,說他表白被拒,更慶幸第一次有學生給我過生日,寫卡片,送綠植,留便簽。如果前面的一切都是積累積淀,此時此刻的快樂和歡愉是值得的,是長久的。
馨馨師德,秋景暖;殷殷師情,木樨芬。各位老師,我們都是教書匠,可我們也是工程師。在我們的腳下,有熱土,在我們的筆下,更有偉業。未來很長,愿每一位老師在從教的歲月,潛心靜氣,不忘初心,有夢為馬,不負韶華。